误区一:关节疼痛忍一忍就好了
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,各种疾病找上门来,对膝盖偶尔的疼痛并不放在心上,认为是小毛病,不用治疗,忍一下就过去了。其实,骨关节炎的发生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,它不同于剧烈运动或行走后关节周围肌肉短暂的酸痛不适,更不具备自行恢复的能力,当你经常感觉疼痛,或持续时间较久且没有缓解迹象,说明关节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。疼痛是身体给出的预警信号,及时重视起来并采取措施才是正确的做法。
误区二:骨关节炎是受伤引起的
很多人认为关节只有受到外部损伤才会疼痛,引起炎症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,关节软骨病变和滑膜病变、关节肿胀、关节畸形导致老年人活动和生活受限,关节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软骨,这层软骨起到润滑、吸收冲击、减缓摩擦的作用,当关节使用到一定年龄,骨密度减少,滑液分泌减少,软骨不断磨损、变薄,被磨损脱落的软骨碎屑夹在关节中间,引发炎症,产生肿胀疼痛。所以骨关节炎是关节内部的无菌性炎症,和外部是否受伤没有直接关系。
误区三:骨关节炎只需要补钙
骨关节炎最重要的起因是随年龄增长,关节润滑液减少,软骨磨损引发炎症,表现为关节疼痛、僵硬。而骨质疏松的原因才是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,引起骨内部的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减少,表现为关节疼痛、易骨折等,千万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。补钙效果较好的是骨质疏松,骨关节炎受损的是软骨,光靠补钙很难有效果。当然,日常生活中适当补钙对关节炎康复也有一定帮助,但最重要的还是补充关节营养素透明质酸和氨糖,增加关节润滑液,修复软骨,从而改善骨关节炎。
误区四:长期吃消炎止痛药
可以用于骨关节消炎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,比如常见的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,能较快地缓解疼痛、肿胀等临床表现,但这类药物只能缓解症状,不能改变原发疾病的病程和性质,所以被叫做症状缓解剂,停药后病情可能很快出现反复,关节炎症依然存在。并且这类止痛药存在多方面的副作用,服用后可能出现胃痛腹泻,不适合经常吃。
误区五:骨关节炎不痛就是痊愈了
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,它有两方面的隐蔽性。一是它发生缓慢且持续的时间可长达数年,完全不像病菌感染那样来得猛去得也快。二是它很“调皮”,时而突然发作,产生剧烈疼痛;时而变得温和,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。这会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己痊愈了,但其实骨关节炎不只是关节痛或不痛这么简单,不痛只代表症状暂时消除,实际上内部的关节破坏仍在进行,所以骨关节炎不痛不肿也需要持续消炎。
误区六:得了膝骨关节炎要绝对静养
部分老年人觉得关节过度负荷对膝关节伤害较大,诊断一出立马戒掉所有运动,每天坐在家里或干脆卧床静养。这也是错误的做法。膝骨关节炎患者确实应该减少对关节刺激性大的运动,比如深蹲、爬山、爬楼梯等运动,要少做,但完全不动,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和正常代谢,对炎症恢复没有好处。适当进行一些柔和运动,如游泳、瑜伽、快走等,可以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,保持关节的灵活和稳定,防止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。
误区七:关节有积液就要抽掉
关节积液怎么处理,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有的老年人认为膝关节积液是膝关节疾病的根本原因,一有积液就要抓紧抽掉,事实上抽掉积液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疾病进展,反而有可能增加关节感染的风险。除了关节内异常出血,关节积液量过大、黏力大导致压力高等特殊情况外,对于少量、中量的关节积液,一般不建议抽液治疗,可以通过补充透明质酸来改善关节腔内环境,减少关节积液。
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 王浩汀
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,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