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养生要顺应时节,夏天该热就得热,该出汗就得出汗。因此,我们要顺着季节规律,采取以热制热的“热养”法。
1.喝热茶、饮热汤
饮温热茶水和汤水可使汗腺舒张、散发热量、降低体温,有助消暑;汤品推荐冬瓜排骨汤、荷叶老鸭汤。
2.洗热水澡
洗热水澡能使气血运行通畅,有利身体排热、排湿,帮助补充阳气。
3.热水泡脚
热水洗脚时,虽然会感觉有点热,但洗后就会带来凉意和舒适。
夏季泡脚,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,时间别超过20分钟。泡脚时可加入生姜、艾叶,能祛寒补阳,改善虚寒体质。
4.做艾灸
中医认为,每年最热的“三伏天”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。
施灸时会适量出汗,体内的暑湿邪气也随之排出,可治疗因寒凝引起的各种瘀证、痛证。
灸完后,再喝一些温热的薄荷叶水,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。
5.适当锻炼
夏季适当锻炼可以加强热适应,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,并且通过适量出汗,起到散出体内热量的作用。
但夏季运动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,为避免中暑,锻炼时间以傍晚六七点为宜,选择慢跑、打太极、做八段锦等不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,避免出汗过多耗气伤阴。
来源:老年日报
更多关于广州市养老院费用一览表的详情,欢迎关注万颐养老在华南官网。